電話:2652 5998 | 傳真 :2696 4998 |
電郵 : best@bestrecovering.com |
9/2014 :“訴訟融資”,香港擔憂什麼?(二):會增加許多瑣碎無聊訴訟
<佳保透視>之“訴訟融資”,香港擔憂什麼?(二):
接四十三期 C):“訴訟融資”,香港擔憂什麼?(一)今期繼續逐點羅列反對“訴訟融資”和支持容許“訴訟融資”的論據︰
擔憂(2)︰ 會增加許多瑣碎無聊訴訟
反對“訴訟融資”(2)︰容許“訴訟融資”會鼓勵進而增加許多瑣碎無聊的案件,虛耗社會資源,並加重法庭的負擔。
贊成“訴訟融資”(2)︰
a) 其實,訴訟融資公司也是商業機構,如果一宗案件太瑣碎無聊以致對受助人及/或融資公司均無利可圖,相信他們也沒有興趣接辦和起訴。如果他們願意接辦,那“瑣碎無聊”的指控就很有商榷餘地。特別是在今天的訴訟費用高昂的情況下,“瑣碎無聊”的案件既然沒有商業價值,也就難以存在。
b) 如果受害人的案件勝訴機會很大,因經濟原因或風險的考慮令他擔心難以負擔訴訟費用(特別是中產階層),本打算放棄,但有了“訴訟融資”後,他主動向該公司求助並提起訴訟。受害人這樣的行為如果也算作是“被鼓勵”,那這種鼓勵其實不是壞事,因這令到他更易尋求司法公義,也更有助一個公平、和諧的社會。
c)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一個受害者因為不知道自己案件的勝訴機會及/或以為自己的案件太瑣碎,本來不打算興訴索償,但因受到“訴訟融資”公司的鼓勵,改變了主意決定索償。這情況下,一個本來對自己法律權益無知的受害者,如果最終懂得利用法律賦予的權利去補救自己的損失,這種鼓勵不單不應予以譴責,還是有利大眾公民意識的教育。如果受害者真的覺得興訴是太瑣碎無聊的事,最終的決定權在他手中,他仍然可以選擇不興訴,但最少他明白了自己的權利。
d) 在外國,一些瑣碎的案件(例如每宗只涉及數千元的索償額),但牽涉眾多的受害者(例如數年前某超市的“油魚”當作“鱈魚”事件,受影響者可能數以千計甚至萬計:見<佳保透視>第35期),最終都是因有了“訴訟融資”公司牽頭進行「集體訴訟」並負擔過程中高昂的法律費用,才令眾多的受害者都得到賠償,司法公義因而得以彰顯。否則,如若每位受害者都自行提起訴訟,“瑣碎無聊”之餘更會真的大大加重法庭的負擔,虛耗社會資源。
e) 有不少人以美國一宗控告麥當勞漢堡包公司的“咖啡案”為例,因麥當勞沒有向飲用者提示咖啡“熱燙”以致飲用者受灼傷,麥當勞因而被罰巨額賠償的案件,來推論萬一香港容許“訴訟融資”,也會有這類“無聊”的案件。但請認真想想:這案件真的那麼“無聊”嗎?是否貶低了法官大人的智慧呢?真正無聊的案件,相信一定會被法庭(甚至可能在很早的階段)予以嚴厲批評及判以敗訴的!又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正因為有人願意“勇敢地”去出資作出這類“無聊”的訴訟,大機構的「安全意識」才會不斷提升,普羅大眾的安全才會更有保障呢!這是否值得社會以更正面的眼光去看待呢?
以可能會增加許多“瑣碎無聊”案件去反對“訴訟融資”,立論是否真站得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