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港自由講 (第四十四期)
“V to V汽車互通系統,能主動避免8成意外!”(14年12月)
“V to V汽車互通系統,能主動避免8成意外!”(14年12月)
現今汽車製造商在設計一輛汽車時,除了考慮汽車的外觀、性能和豪華設備外,最重要的是追求車輛的安全性,因為大多數的汽車設計師都會認為一輛安全的汽車,才能成為一輛好車。
資料顯示,在汽車發明超過100年的歷史中,大量汽車安全設備已被發明及應用,例如安全帶、氣袋、ABS系統、電子行車穩定器等等,但它們都只是擔當被動安全的角式,往往只能當意外發生時才能發揮功用,將人身傷害減到最低。
剛在2014年2月份,美國交通部門正式向外界公布,一套革命性的汽車安全系統正式試驗成功,並期望能於短期內應用於汽車上。當局稱之為”Vehicle-to-Vehicle (V to V)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原理是利用大氣電波,將每輛汽車的行車電腦連接起來,令到汽車與汽車之間可以自行溝通,就算司機肉眼沒有看到對方,也能避免因駕駛者的失誤而引起的交通意外。
V to V 技術所需的軟件和硬件已準備就緒,但當局仍有不少困難需克服,例如:需要有足夠多的車輛願意裝上相關軟件和硬件以便系統能真實操作;要處理私穩和保安問題;還有要處理相關法律及監管架構問題等。
跟據統計顯示,美國於2012年內便有33,561名國民死於跟汽車有關的交通事故上。因此當局急切地希望能開發新一代汽車安全系統幫助主動減少汽車意外。於2012年進行的實地試驗結果,3千多輛裝有V to V系統的汽車,能夠成功避開7至8成的交通意外!但要做到汽車能完全 "自行駕駛" ,當局相信仍要多20年。
(圖:V to V 系統可於900呎內令汽車互相溝通)
